浙江在线讯:浙艺职院以诗文祈福亡灵安息 用心灵温暖灾区同胞
|
浙江在线5月28日讯:没有笑容,只有肃静的神情;没有掌声,只有轻轻的啜泣。这里,举行着一场异乎寻常的朗读会。
5月21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后的第十天,是“全国哀悼日”的最后一天。当晚,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品_欧美黑人巨大xxxxx_欧美黑人乱大交_欧美黑人乱大交_欧美黑人牲交videossexeso_欧美黑人添添高潮a片www_欧美黑人添添高潮a片www_欧美黑人性暴力猛交喷水黑人巨大党校和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悼念活动,用自己的方式为汶川同胞加油。悼念仪式包括朗读会和烛光悼念活动两部分。学院党委书记、党校校长林国荣,党委委员、副院长黄杭娟,党校校务委员、各教学系(附中)党支部书记、党校班主任、第11期党校学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等参加。现场座无虚席,连两旁走道上都站满了前来悼念的同学。院党委宣传教育处处长、党校校务委员兼党校教研室主任马向东主持仪式。会场气氛肃穆,让人感觉到来自灵魂深处的震动。
一分钟全场默哀之后,朗读会正式开始。随着朗读会主持人、文管系党校学员周斌声情并茂的叙述,随着《安魂曲》音乐旋律的萦绕,随着大屏幕上一张张照片的出现,汶川大地震中的一幕幕真实场景再现眼前:地震后的断壁残垣、废墟上渴望生命的手臂、不顾自身安危指挥救灾的温总理、神情坚定毅然跳下5000米高空的伞兵、用生命保护孩子的母亲、用躯体护住4名学生的教师……在这里,大家看到了“亲情流淌、血脉相通”、看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看到“万众一心、共度时艰”。
朗读会分“灾难”、“抢救”、“援助”、“悼念”四个章节,每章有2到4篇诗文,由各系和附中党校学员代表朗读。由音乐系黄晓玲、杨捷朗读的诗《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作为开篇,母子间般的对诵,一出口,就感染了满场的观众: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妈妈/你别哭/泪光照亮不了/我们的路/让我们自己/慢慢的走/妈妈/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记住我们的约定/来生一起走。影视技术系赵磊磊、徐 敏带着大家回忆了《在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附中刘超琼讲述了《举国之殇,全民之咽》;戏剧系仰昱晨给予我们一种《抉择》;舞蹈系何亚丹深情地叙述《被困139小时幸存者高喊:我要入党!》;影视技术系徐东溢有感而发,亲手写下《全世界的爱》,用自己的笔触向在做师生传达了一份感动、一份希冀: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当音乐系毕旗雯朗颂的《默哀,以国家的名义》响起时,空气仿佛凝滞一般……
十五名同学带领着我们重温了几天来汶川抗震救灾的场面,一篇篇文章感动着现场聆听的老师和同学。有同学说,正是这次地震,让我们更深切地感知自己是这样眷恋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这样深爱着在这块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的人民。更有人坚定地说,地震虽然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但磨难一定不会压垮中华民族的脊梁,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众志成城、百折不挠,伟大的民族精神将永远闪耀时代的光芒。
朗读会最后,林国荣发表了深情的讲话。他肯定了汶川大地震后我院师生的表现,肯定了师生们的爱国热情,同时指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也是脆弱的,我们应该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爱国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我们应该做到情感表达与理性表达的统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国际化视野的统一、爱国热情与爱岗敬业相统一;团结和凝聚可以汇成无穷的力量,我们一定要把对灾区死难同胞的一片哀思和悼念化作巨大动力,脚踏实地,加倍努力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灾区同胞,为党为国家分忧解难,促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这次朗读会不仅仅是一次悼念仪式,也是一节非同寻常的党校课程,更是一次见证成长的心灵洗礼。会后,全体到会人员在8号楼前集中,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的《情系灾区百姓心怀死难同胞》烛光悼念活动。同学们用爱心蜡烛、用朗读、用《手牵手》的歌声来表达我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灾区人民的支持,现场气氛沉重肃穆、十分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