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旺强:演出市场要素和目前演出市场的现状
他首先提到,演出市场的主体有三个要素:首先是场地;其次是演出者;除此之外,观众是这三要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要素。演出场地有体育场、体育馆、剧院、音乐厅、大会堂、演艺厅、茶楼等等诸多形式,不同的场馆有不同的功能。针对当前的现状,他指出,剧院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而已;演出者就是门类繁多的表演院团和个人;作为观众也要细分为不同的目标群体。而演出中介和演出商就是“戴着成本和市场风险脚镣跳舞”,在其中进行“穿针引线”,将这三要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重要力量。
他着重对目前的演出市场进行分析时指出:目前演出竞争非常激烈;随着电影电视网络和其他娱乐社交形式兴起,消费群体中的目标观众也在分流。在这种情况下,演出成本上升演出票价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什么,他也对其中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点评。同时也对欧美国家的市场经营运作方式作了介绍。他说,在美国等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一场演出项目确立之后,提前一二年就已经开始运作,就开始进行长期宣传,接受票务预订。在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出席开幕式的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一行中,只有总统本人有一张赠票,其他随行人员全部都是买票入场。而在中国,公众对于商业演出行为市场特性的认识,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作为当地政府,也对目前的文化演出市场想尽办法进行扶持,包括对国办院团的演出进行补贴、对剧院进行补贴和开展了由政府进行转移支付形式进行“买单”的“文化下乡”活动。其他省市对浙江省每年投入包括硬件设施在内40多亿元文化投入也表示非常羡慕。他对市场前景表示乐观。他说:“总的说来,中国演出市场的宏观环境会越来越好。”
最后,他对演出商的目标进行分析。他说,作为演出中介和演出公司,首先是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对自身市场敏锐度判断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经济回报。企业如果没有盈利,就如同一户家庭没有收入一样不能想像!但作为具有自身行业相对特殊性的特点,他说,在盈利过程中间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社会效益,如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冲突,社会效益必须要优先进行考虑。
精彩的专业讲座吸引了大部分在座师生。在自由提问时间,同学们针对当下的一些演出市场形状,提问踊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