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我们共同沐浴书香
春天,播撒希望、孕育未来的季节。“读书月”活动在此时进行,颇有一番蓄积和沉淀的意味。学院里,艺术专业众多,艺术气息浓郁,与此同时,大学生们又是如何看待与之相辅相成的人文底蕴与文化素养呢?以院报为平台,同学们阐述观点、交流想法,从氤氲书香中汲取养分、获得动力。
读好书,就像交一个益友
沈玲燕:藏克家说过一句话:“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我喜欢看书,将书当作是可伴一生的挚友。当然,读书也会有枯燥的时候,但在不断的阅读积累之后,对好书的认知是会提高的。看书是我一生都不会舍弃的,它会一路陪我成长。
徐叶敏:我喜爱读好书,然后潜移默化使之成为自己需要的精神食粮,我会根据成长过程各个阶段中对社会、对生活、对自我的认知需求来选书。如果找到一本合适的书,就会花很长时间去品味,阅读一遍两遍是远远不够的。好书,就像我的精神向导,教会我如何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多读书,提升自身的修养
毛佩芬:读书能荡涤浮躁的尘埃,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性之气。读陶渊明的《饮酒》诗、王蒙的《宽容的哲学》、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以及那些流传于世的名言警句……能使我们拥有诚实、舍弃虚伪,拥有充实、舍弃空虚,拥有踏实、舍弃浮躁。
樊雨飞:读书可以升华人格、陶冶情操,能扩充学识、清醒心智和鼓舞志向。而且,我认为真正愉悦的读书应该是那种没有目的性的,是纯粹而自由的快乐。当然,目的性明确的读书,从某种程度上可迅速提升某方面能力,也是阶段性学习中不可或缺的。
好读书,也要掌握正确方式
吴日升:读书要顺其自然,干涉、强迫的读书有悖于心。一颗会读书的心,是善于发现、善于提问、善于挖掘疑惑并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的。我喜欢在读书时做笔记。做笔记好处很多,可以累积资料、深化印象,对书的理解也更加透彻。
叶彬清:谈到读书,我想谈谈读书方式的变革。现在读书早就不再被书本所局限,网络上的资源实在太过丰富,可网络读书有利有弊。其利在于任何资源都唾手可得,其弊是网络阅读过程中一颗心很难真正沉淀和宁静。所以,我觉得现在除了要倡导多读书读好书,更应该正确选择阅读的书籍和阅读的方式。
林 宇:有的人可能会说:现在生活节奏那么快,哪有时间看书?其实,聚沙成塔,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生活中很多琐碎时间都可以被利用来读书。像读书月活动,就给了我们一个系统的安排,教会我们掌握读书方法、感受读书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