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讯:浙江青年花旦们集中受训记者偷师“杜丽娘”张洵澎
钱江晚报7月14日讯:
“这个是一气呵成的,折扇齐眉,来,旋转,水袖要飘起来……”
一到暑假,各大高校多是“人去楼空”。浙江职业艺术学院的训练房,却挤满了京剧、昆剧、越剧、婺剧等浙江各大剧团的青年花旦演员们。
原来,她们正在接受为期半个月的“新松计划”第7期全省青年表演人才(戏曲花旦)高级研修班的集中强化培训。
昨天,记者来到了训练房,看看这群姐妹花的暑期生活,同时也“偷师”了下昆剧表演艺术家张洵澎。
昨天上午10点半,戏剧楼一楼的训练厅,22位身材匀称的青年花旦,正比着兰花指,摆弄着云帚(一种戏曲道具),慢慢地自上往下推。
她们脚下还走着台步,膝盖夹紧,后脚尖抵住前脚跟,彩鞋上的绣球花伴着“哒哒哒”的节奏甩来甩去。
七月流火,尽管开了空调,但一场练下来,姑娘们不停地摇着手上的折扇,满脸都是汗珠子。
夏练三伏。酷暑天,长发的花旦们都扎起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精神倍儿十足。仔细一看,样貌虽然不是个个出众,却均是瓜子脸,身板儿一个比一个挺。最不能忽视的,是那一双双透着灵气、好似会说话的眼睛。
“花旦的喜怒哀乐,喜是最常见的,两个嘴角要翘起来。但是悲也要美,脸部要放松,肌肉往上提。”
一头酒红色短发、黑墨镜、眼镜蛇戒指……给花旦们做培训的,是著名的昆剧艺术家张洵澎,她演的《牡丹亭》很有特色。尽管已70多岁,但她依旧十分新潮。
“嘿,这看起来很好玩嘛。”记者带着些许好奇,也跟在边上,学起了这折昆剧《红梨记·亭会》——开扇、抖肩、小碎步……却发现肢体动作完全不协调,更别说顾及神情了,老师要求的一抖一抖的眉毛和活络络的勾人眼神,早不知道抛忘到哪里去了。
记者这副“张牙舞爪”的狼狈样,尽落人眼,张洵澎老师更是看不下去了,亲自过来示范,“这段戏表达的是一种等情人的焦急和喜悦,你心里应该想的是,怎么还没来呀,等得我把鞋子都弄湿了,小淤泥沾到了裙子上。心里虽是焦急和埋怨的,但整个基调还是喜庆的。”
接着,张洵澎老师还亲自示范——“这位姑娘还差点滑了一跤,露出尴尬的笑容,小心翼翼地拍拍胸脯。”她将十六七岁花季少女娇滴滴、羞赧赧的样子,演绎得惟妙惟肖。
“你看这个笑是什么笑?尴尬的。既不是愁,也不是埋怨,爱情一埋怨就没了呀,拜拜了呀。”张洵澎老师特别可爱,还时不时蹦出几句上海话。
花旦的喜怒哀乐都很有特色。张洵澎老师举了个例子,《白蛇传》中,白蛇表达悲痛时会挥舞着水袖,一圈一圈地转动;而开心时,就拍着手、双脚直跳;恼怒时,就嘴翘老高,头摆一边,甚至手一甩,脚一跺,十分率性。
开完“小灶”后,我们不得不叹服:“张老师这功夫还真不是盖的。”
课间休息时,浙江绍剧团花旦杨炯给记者示范兰花指,白白细细、又翘又软,看得记者好生羡慕。
杨炯一边用右手掰左手的食指,一边跟记者介绍起了兰花指的小技巧:“像这样,每天掰手指,冬天的话用热水泡泡,就会软了。”她还不忘透露一句,“养指甲会让手指修长,会更好看。”
温州市瓯剧团的花旦演员蔡晓秋则说起了腿功,“晚上睡觉时,把腿搁到高高的床沿上,麻了放下来使劲拍拍,再搁。”
说起这些时,花旦们的眼角眉梢,满是柔情,“因为我们喜欢啊,就不觉得辛苦了。” 蔡晓秋说。
http://zjdaily.zjol.com.cn/qjwb/html/2012-07/14/content_1628838.htm?div=-1
